北美館「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展覽介紹與觀展心得(下)
關於展覽「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展覽以女性文學「自傳體」為架構,參照小說《燈塔行》〈窗〉、〈歲月流逝〉與〈燈塔〉三個篇章延伸為展覽子題,本文延續前篇子題三:〈燈塔〉象徵與追尋,紀錄觀展時印象深刻的作品與個人感受。
【延伸閱讀】
北美館「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展覽介紹與觀展心得(上)
藝術品與觀展心得
《出土》
薄茵萍,2002,木刻、油彩、報紙
畫面有點像斑駁的樹皮,近看發現是報紙拼湊而成,細看上頭的文字是過去時代的社會狀態,報紙上斗大的標題與各種評論已經成為歷史的一部份,畫面也有點像是我們對於那個時代的印象,在我們回望從前的時候,記憶不再鮮明的過去或許有些已經被悄悄抹去或是成為符合某些主述的版本。同處政治社會中的藝術家,藝術創作就是他們運用想像轉化主觀感受的紀錄,進而啟發觀看者對於作品的想像。
這個作品也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有陣子會自願去家裡附近幫忙買報紙,順便多買點零食點心。在那個智慧型手機與網路還沒普及的時代,日報幾乎就是社會的綜合限時動態了,現在關心社會的方式變多元了、分享資訊的成本變低了,但也有了假消息流竄與資訊戰的攻擊。不過無論這些傳遞變得多快,在某些人持續努力地讓社會正常運作下,走進藝術創作的作品前,我們還是會慢下來,感受有人寄託其中想說的話,或者自己看不懂的過程。
《婚姻危機》與《新娘和她的西樂隊》
黃海欣,2002,油彩、畫布
上圖引用自臺北市立美術館 官方 Facebook
《婚姻危機》
《新娘和她的西樂隊》
《婚姻危機》第一眼就被熊熊大火吸住目光,新人夫妻站在桌後,與婚禮蛋糕上的人偶造型裝飾形成對比,傳統的喜慶之日變成危機時刻,喜宴的賓客紛紛倉皇躲避,也如同著遇上婚姻危機時,這些人都與這場婚宴的新人主角無關。西裝與婚紗、鮮花、蛋糕等等,婚禮上集結各種竭盡所能的浪漫在失控場面下瞬間冷卻,整個畫面上半部,超過三分之二的鮮豔色彩,也與黑白復古的地板形成對比。
《新娘和她的西樂隊》看起來像是在新娘休息室,新娘臉上的情緒平淡,參與婚禮演出的西樂隊更是沒有表情,鏡子裡面有一位面向樂隊與新娘的人,應該也是西樂隊的人員,她的表情也十分耐人尋味。《新娘和她的西樂隊》畫面右下擺著一棵植栽,是圖中唯一不用走出這個房間參與婚禮現場的生物,似乎也是整個畫面中最展現生命力的存在。
這兩幅作品都捕捉了某些微妙情緒的存在,帶有幽默感的諷刺,如同像藝術家所用的色彩一樣,鮮明而爽朗。
《入侵系列:冒險故事》
蕾琴娜.希維拉( Regina SILVEIRA ),2006(此為 2024 現地製作版),數位輸出、卡點西德。
大量的人類腳印爬上牆面,腳印遍及展覽區域的內外,橫跨空間的展示呼應了領域入侵的象徵。
搜尋了一下這個作品,發現最初 2006 年為了台北雙年展而創作,當時整個畫面是在北美館的建築外觀上施作,黑色的腳印爬上美術館的白色外牆,
上圖2006年版本引用自北美館官網
展覽資訊
《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展覽期間
2024/10/05 – 2024/12/15
展覽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室 1A、1B
【延伸閱讀】其他觀展心得
【延伸閱讀】北美館附近美食咖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