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影集

Netflix 影集《馴鹿寶貝》觀後感(無雷)

《馴鹿寶貝》(Baby Reindeer) 是一部英國黑色喜劇驚悚迷你劇,由理查·蓋德 ( Richard Gadd )創作並主演。根據理查·蓋德二十多歲時被跟蹤和性侵犯的真實經歷改編。

全劇共七集,於 2024 年 4 月 11 日在 Netflix 同步首播。

Netflix-馴鹿寶貝-Baby Reindeer-主視覺與簡介-英國戲劇影集

《馴鹿寶貝》 Netflix 線上看:https://www.netflix.com/tudum/baby-reindeer

你也差點棄劇嗎?《馴鹿寶貝》前四集觀看心得(微雷)

《馴鹿寶貝》精彩之處不只是主角赤裸的真實經歷,除了近距離的感受這些跟蹤、騷擾、性侵受害者、跨性別者等複雜的內心掙扎,還有最切身地一個角色—觀眾,無論是在現實與戲劇之間,並非事件相關者的第三人,我們隨之起伏的心路歷程。

在觀看《馴鹿寶貝》的前三集時,因為跟蹤者給人的壓迫感呈現得太寫實,一度差點受不了而棄劇。

身為影集觀眾,劇情一邊推進的過程,心中忍不住浮起疑問:為什麼?為什麼不報警?為什麼那麼脆弱?我可以質疑他嗎?不該質疑受害者吧?他真的很自卑,怎麼會這麼自卑呀?

我們終究還是質疑了。

接著走到第四集之後,那些深不見底的懦弱,隨著痛苦噁心的過程血淋淋地揭露,然後徹底地打臉了質疑他的我。

不禁又想著,真實世界的我們再怎麼試著保持尊重與友善,總是有那麼一個我們難以想像的黑暗,而我們都可能是那個對著周遭已在絕望邊緣的人又補踢了一腳的人。

如同事件主角身處的、也是我們所在的同一個世界,看著各種新聞事件部分事實就輕易地評論的我們,也該學著反思。

關於《馴鹿寶貝》自稱瑪莎原型者上節目

近幾日自稱為《馴鹿寶貝》瑪莎原型的女子上節目接受訪談,此事隨著這部影集的爆紅又引來許多的關注,《馴鹿寶貝》這部影集打著真實故事改編,自然引發劇迷們好奇其中與跟現實間的連結,而不論是在世界上哪個地方,從收視率到流量總是媒體日日追逐著的目標。

從《馴鹿寶貝》影集的內容以及一些幕後的訪問來看,並不希望大家去找出現實世界的瑪莎,如果說這位事件的當事人真的有精神上的疾病,更多的圍觀無異於精神異常者,然而訪問出來了,人們能不好奇嗎?

這邊先說,我也做不到。

訪問瑪莎原型的節目確實能收獲大量的關注,聚光燈帶來的無非是更多沒有對事情沒有幫助的意見,媒體影像傳遍世界之後,網路上開始出現各種評論,光是外觀上的批評就已經多到數不清。

Richard Gadd 當初寫下這部戲劇的時候有想過會有這樣的結果嗎?這樣質疑的我算是過於嚴格嗎?

自稱為瑪莎原型的女子是否真為事件主角?若不是,她也可能是某種精神患者;若確實為真,劇中陳述的內容由真實事件「改編」,其中有多少為真也難以確認,但這位自己跳出來對號入座的女子,無論這是否為她本人所想要的結果,是否就此成為大眾眼中的犯人。

那麼她所犯之惡,是否應當承受全世界的指指點點?

法律途徑徹底的失靈了嗎?劇中的報案流程與法律制度有更多可以改善的吧?

身為劇迷的我們這些旁觀者所發表的言論,有助於事情往好的方向嗎?

如果《馴鹿寶貝》有續作

大家將這些事情的發展戲稱為《馴鹿寶貝》的第二季,那麼現在真實世界(包含媒體與網路世界)的所有人,都可能成為影響劇情發展的存在。

如果有相關的《馴鹿寶貝》延伸續作,你想看見怎樣的題材發展呢?

若是依舊以 Richard Gadd 為故事主角,我會期待是否有更多講述關於他是否接受諮商等,或是透過創作的自我療癒過程,以及《馴鹿寶貝》上架後他面對的各種提問。

如果是瑪莎為故事主角,我希望這世界正在努力朝著往可以防治騷擾的方式努力,並且如果她真的是某種精神患者,鎂光燈帶來的關注除了批評與訕笑,是否能有什麼合法的相關機構以研究用途的訪問與紀錄,對比現實社會發生的事件與她的視角,這肯定無須擔心戲劇性所需的故事轉折。

另外,這樣以真實事件改編作為宣傳點的影劇作品,直指一個惡行與現象時引起共鳴時,或許對權利被侵害者有利,但若是影射某一個人的時候,在只有當事人知曉真實狀況下,受到指控者是否會承受超出其應當承受的、來自世界的譴責,值得思考。

(影集《馴鹿寶貝》的狀況是這位女子自己跳出來說是瑪莎原型,這並非同於此處所稱的影射情況,應另當別論。)

不過當這樣的事情若發生時,誰該為此負責?

Index